近一百年来,人们之间的称谓见证了一段段历史的变迁。从千年品流、正儿八经的“先生”,到革命需要、模仿苏联的“同志”,到金钱至上、人人追求的“老板”,到回归传统、不甘堕落的“老师”。
“老师”中的极品叫“大师”。
每个地方,都有“大师”。
每个行业,皆出“大师”。
两千年以来,茶界耳熟能详的大师不多,汉朝如王 褒、杜 育;唐宋如陆羽、皎然,如卢仝、蔡襄;明清如许次纾、袁枚;现代如吴觉农、庄晚芳、陈椽、冯绍裘等加起来不过百来个。
而近三五年,茶界“大师”遍地开花,数不胜数。
听得最多的,无非小罐茶的八位“大师”,本来不止八位,有几位不肯就范,被出局。“这八位大师”这句话已经成为一个梗。
今年四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开始发布“中国制茶大师”名单,一大批茶界人士使出浑身解数削尖脑袋进入这个千载难逢的名单。恰巧在贵州铜仁遇上一位“大师”,我抱着极其虔诚的姿态请“大师”品鉴我带的三款红茶,三巡之后请其指点,“大师”惜字如金:嗯,第一款有点涩,第二款有点苦,第三款又苦又涩。
额,“大师”的20个字让我对自己带的本想充门面的一款赛过初恋和两款桐木关野红顿时失去自信。
翻了一下这个协会关于大师评选的链接,里面写道:.......旨在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茶叶加工制作技艺,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向行业和全社会推荐一批公信力强、制茶技术过硬、行业贡献卓著的专业制茶人员........
为了避免尴尬,我以后只有远离“大师”,不与“大师”一起喝茶。
八月,吴疆在其公众号连篇炮轰台湾“大师'。石“大师”、邓“大师”们纷纷中枪,“大师”们的“光辉形象”被揭露,追随者们恍然大悟,哦!原来“大师”收了我们智商税好多年啊。
十月份去福鼎,茶后聊起M“大师”,本地茶友们不以为然,说M“大师”祖上六代做茶,到他这代没怎么做,政府为了捧神,硬是讲故事把M打造成了白茶世家传承“大师”了........原来,“大师”还可以打造的啊。
回神想想身边,“大师”无处不在,他们有固定或不固定的道场;他们有或多或少的拥趸。他们不一定要很懂茶,但必须是穿麻衣,我尚没见过哪位“大师”是不穿麻衣讲茶、泡茶的,仿佛麻衣是中国式“大师”的标准着装,除了麻衣,没有其他,是我对“大师”们最最深刻的印象。
扯了一圈,我想说的是,当我们身边的篾匠、木匠、铁匠、桶匠、石匠、瓦匠等传承了几千年的匠人在慢慢消失时,当我们刚刚想起重拾“工匠精神”的时候,你们却玩起了三级跳变成“大师”了。是哦,做做秀、收收徒,轻轻松松名利双收,谁还愿意在一线一文不名、灰头土脸呢?
中国茶产业的中坚力量是谁?是那些在制茶一线长期默默无闻、精心耕耘的劳动者们,是那些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匠人们,没有他们,中国的制茶技艺何以传承?中国茶何以发扬光大?没有他们,再多的资本、再好的营销、再美的文化都是空谈。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当工匠这个群体因唯利而丢掉了职业道德、当他们唯逸而丧失了职业能力、当他们唯名而失去了职业品质的那一刻起时,这个行业从此再也没有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可以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茶行业如此,各行业都如此。
民国时期的大师者,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奇才大略,而现在的“大师”,基本都属鸡鸣狗盗。只要这个社会继续浮躁,“大师”还是会有市场。虽然已有“大师”变成贬义词的苗头,但也许还要等十年、二十年后,“大师”的称号才会渐渐被人唾弃、被人遗忘,就像曾经的“同志”、“小姐”一样。
喝茶,请不要迷信“大师”。
——来源:(啖茶论道),独立茶人,不止于茶。